2025-01-24 20:10 点击次数:117

康熙大帝,清朝之圣主也,文治武功,皆为一时之冠。其于书法一道,亦有深造独诣,蔚为大家。今略陈其书法之妙,以飨同好。
康熙之书,帝王之气盎然,非寻常书家所能及。盖其身为九五之尊,胸怀天下,气度非凡,故其书亦自有一股磅礴之势,如龙跃骏马,奔腾不息。观其运笔,如行云流水,自然流畅,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态。点画之间,皆见功力,或刚劲有力,如铁画银钩;或柔美婉转,如春风拂柳。此皆源于其内心之修养与气质之熏陶,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致也。
且康熙之书,雍容典雅,尽显皇家风范。其用笔圆润饱满,结构严谨工整,章法布局得宜,无一处不透露出其深厚之文化底蕴与审美追求。盖其自幼受儒家经典之熏陶,又承祖业,继往开来,于书法之道亦有独到之见解。其书既得古人之精髓,又融自家之风格,自成一家之言。
康熙之书,兼收并蓄,博采众长。其于楷书、行书、草书等诸体皆有涉猎,且皆能得心应手,挥洒自如。楷书则端庄秀丽,如君子之立身;行书则流畅自然,如行云之飘逸;草书则奔放不羁,如龙蛇之飞舞。此皆因其天资聪颖,又勤于练习,故能诸体皆精,卓然成家。
又康熙之书,寓情于字,字里行间皆见其真情实感。盖其身为帝王,日理万机,然于书法之道亦未尝稍懈。每有所感,辄以笔墨抒之,故其书不仅为艺术之佳品,亦为历史之见证。观其书迹,如见其人之风采,如闻其声之洪亮,令人肃然起敬。
且康熙之书,影响深远,后世书家皆以之为楷模。其书法风格独特,自成一派,为后世所传颂。盖其书既得古人之传统,又开后世之新风,故能历久弥新,永载史册。后世书家学其书者甚多,然能得其真谛者寡矣。此皆因其书法之深奥微妙,非浅尝辄止者所能领悟也。
夫康熙之书,所以能蔚为大家者,非徒以其帝王之身份也,实以其深厚之文化底蕴、独特之审美追求、勤奋之练习精神及真挚之情感表达所致也。其书既为艺术之瑰宝,亦为历史之遗产,当为后世所珍视矣。
今人观康熙之书,当以敬畏之心赏之、学之。盖其书不仅为书法之范本,亦为人生之哲理。观其书迹,如沐春风,如饮甘霖,令人心旷神怡、精神振奋。愿后世书家皆能秉承康熙之书法精神,勤于练习、勇于创新、寓情于字、以书传情,共襄书法之盛世也。
夫书法之道,博大精深,非一朝一夕所能穷尽。康熙之书,虽为帝王之作,然亦非天生而成。其所以能成一代大家者,实以其日积月累之功夫、坚持不懈之努力及独特之天赋所致也。愿后世之人皆能以此为鉴,勤于书法之道,共铸华夏文明之辉煌也。康熙书法之魅力无穷矣,愿诸君共赏之、共学之、共传之!

康熙手迹

康熙手迹





临董其昌书







《行书五绝诗轴》洒金笺135.8×58.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

《行书柳条边望月周》纸本

行书五言诗轴纸本 纵200厘米、横59厘米

钤印:康熙宸翰(朱),敕几清晏(朱), 渊鉴斋(白)。

行书七言诗 立轴 水墨纸本

书法 立轴 水墨纸本释文

《朱子五言诗》

行书“唐句” 立轴 洒金笺 大连文物店旧藏

行书五言诗《冰渡》立轴 绫本

行书七言诗 立轴 洒金绢本

行书 镜心设色纸本

行书花竹风泉联 立轴 纸本

行书七言诗 立轴 水墨绫本

行书唐诗轴111.3×46.5厘米 行书 首都博物馆藏

楷书八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
















上一篇:没有了